很抱歉,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而本站使用的script沒有影響您閱讀本站網頁的資訊,請您繼續瀏覽,謝謝!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字型:
:::
字型:
搜尋
English
:::

永續授信

赤道原則

臺灣銀行自 2010 年開始即參採赤道原則建立融資案件之審核評估機制,不予承作爭議型案件,對履行社會責任良好之客戶,提供融資協助與條件優惠,落實永續議題與銀行核心業務結合,提升授信資產品質,並促使授信客戶於經營上重視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後於 2022 年 5 月正式簽署赤道原則,並依赤道原則指引訂定《赤道原則授信案件辦法》、《赤道原則授信案件作業手冊》、《赤道原則授信案件風險分級須知》及《赤道原則授信案件標準作業流程(SOP)》等規章辦法,將赤道原則融入徵授信流程中,落實專案融資對於環境及社會風險之鑑別及管理。

綠色融資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鑑於金管會原推動之「獎勵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第五期)」實施期間至2022年3月31日終止,並自2022年4月1日起接續推動「獎勵本國銀行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方案」,臺灣銀行配合政策推行,後續係以拓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為主軸。

臺灣銀行積極響應政策,運用金融核心職能,全力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貸款專案,扶植資訊及數位產業、資安卓越產業、臺灣精準健康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民生及戰備產業等永續發展關鍵產業,協助產業取得所需資金,推動臺灣經濟與產業結構轉型,截至2023年度放款餘額為 7,712 億元。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2 月底之統計資料,臺灣銀行放款餘額均居全體本國銀行第 1 名。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增長狀況
年度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金額 5,344億元 9,641億元 7,712億元
註: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於 2023 年底放款餘額較 2022 年底減少,主要係部分客戶原申請之大額短期非常態性貸款額度到期還款所致。

綠能科技產業授信

臺灣銀行力挺綠能產業發展,積極辦理綠能相關科技產業融資,響應政府政策,亦持續派員參加相關國際研討會及培訓課程,強化授信審核人員評估相關專案融資之能力,將資金挹注低碳產業,實際推動我國的綠能發展,為 2050 淨零排放目標貢獻心力。綠能相關融資,產業範疇涵蓋太陽能電池製造、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截至2023年綠能相關產業之放款總戶數為2,661戶,授信餘額達新臺幣4,250億元,顯現臺銀展現臺灣銀行以實際行動促進再生能源發展與產業低碳轉型的決心。

▼臺灣銀行綠能產業授信情形(2023年底)
項目 太陽能電池 離岸風電 太陽光電 其他綠能 合計
授信戶數 6戶 2戶 18戶 2,635戶 2,661戶
授信餘額 6.08億元 49.36億元 54.52億元 4,140.36億元 4,250.32億元

永續績效連結貸款

「永續績效連結貸款」係子公司臺灣銀行利用資金力量,引導客戶攜手共創綠色永續價值之又一典範。臺灣銀行於 2023 年新訂《辦理貸款業務連結永續績效指標作業要點》,對中長期貸款項目之專案授信案件,與授信戶訂定永績績效指標與目標,定期檢視達成情形並提供利率優惠。年度內辦理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共計核准 60 件,包括台灣沃旭、友達光電、華邦電子等 24 件統籌主辦(共同主辦)案件,核准金額達 1,036.25 億元,積極引導及鼓勵企業落實永續目標,共創綠色永續價值。

為積極發揮金融影響力,臺灣銀行攜手企金授信戶共同宣誓支持全球永續發展及淨零排放目標,2023 年新訂實施「永續聲明書」供企金授信戶簽署,聲明企業於追求經營與獲利之同時,應善盡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並遵循國際人權公約有關性別平等、工作權、禁止歧視,以及國內主管機關相關規定,且於執行業務活動時,應致力於永續發展。2023 年簽署覆蓋率達 53%。

授信戶徵審及貸後管理

臺灣銀行將ESG因子納入授信業務徵審之認識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客戶盡職調查(Client Due Diligence, CDD)程序,以及追蹤考核等貸後管理流程,依案件涉及的ESG風險等級分級審核與管理。此外,大型專案融資案件更依赤道原則加強環境社會風險審查,並於貸後執行持續性監測及資訊揭露,以鼓勵授信戶實踐永續發展。

臺灣銀行嚴格執行上述追蹤審核及監測制度,擔負對授信戶盡職調查之責任,落實綠色金融原則。

▼企業授信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ESG檢核表檢視重點
負面表列對象 將受資恐防制法制裁、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認定或追查之恐怖分子或團體、爭議性產業(博弈、色情)及僅開採煤炭之礦業公司之融資、興建燃煤電廠之專案融資列入婉拒不予承作對象。
高氣候轉型風險之辨識與評估 檢核企業是否為高氣候轉型風險產業、碳費/碳關稅成本納入公司財務規劃與策略、設定具體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轉型計畫。
環境保護
  • 氣候轉型風險:檢核企業是否完成碳盤查或取得碳足跡認證、溫室氣體排放情形、用水用電量改善情形以及是否採用資源循環再利用方案。
  • 氣候實體風險:檢核企業營運場所、工廠所在地及不動產擔保品是否座落於淹水或土石流之災害潛勢區、環保裁罰紀錄及是否取得環保相關第三方認證項目。
社會責任
  • 檢核授信戶有無違反勞動法令、顧客權益/公平交易法規、性別工作平等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及違反社會公益之重大不良事件。
  • 授信戶是否參與社會關懷、社區回饋、公益活動等事蹟,產品或服務是否取得國際認證。
公司治理
  • 檢核授信戶有無公司治理風險、有無編製永續報告書,是否參與、簽署國際倡議或有ESG相關獲獎記錄。
  • 公司或其負責人是否有違反公司治理遭裁罰或起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