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字型:
:::
字型:
搜尋
English
:::
最後更新日期:113/12/27

致股東報告書

臺灣金控logo

113 年受到通貨膨脹疑慮、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動向及地緣政治紛擾等因素,經營環境充滿挑戰,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113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2%,略低於112 年的3.3%。在國內經濟方面,受惠於AI等新興科技需求、國內民間投資成長動能,帶動出口成長及民間消費,驅動我國景氣擴張,主計總處概估113 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為4.59%。

面對充滿挑戰之經營環境,臺灣金控在審慎管控經營風險前提下,積極發展核心業務、推動數位轉型、掌握國際金融商機、深化業務創新與專案融資能力、推展多元金融服務,並持續完善永續治理,經由集團各公司間齊心努力,獲致優異經營成果,臺灣金控113 年合併稅前盈餘為新臺幣(以下同)326.90 億元,續創佳績,若加回政策因素影響數,合併稅前淨利達424.52 億元。

在支持政府政策方面,本集團積極協助國家重點產業發展與實現社會居住公平,辦理績效良好,備受各界肯定;子公司臺灣銀行力挺政府重大經濟政策,積極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113 年底放款餘額合計約8,499 億元,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頒發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A組「優等銀行」第一名及「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與「民生及戰備產業」二項產業亦獲第一名;持續落實居住正義、健全房市政策效益,嚴謹承作「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113 年度承作17,357 戶,金額1,341 億元,累計協助逾12 萬戶青年及其家庭實現成家夢想。

在永續發展方面,本公司設置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做為集團領航永續經營之治理單位;推動自身營運淨零與協力客戶淨零,自主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方法學,並導入集團內部碳定價機制,逐步建構集團減碳路徑;子公司臺灣銀行響應綠色金融政策,持續推展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可持續發展債券、綠色及永續定期存款,將資金運用於綠能、再生能源、永續轉型等,榮獲第17 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綜合績效-台灣100 大永續典範企業獎」等獎項。

在數位轉型方面,子公司臺灣銀行成立「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治理委員會」,逐步制定遵法政策、流程與標準,有效提高資料品質;秉持以使用者為核心理念,結合使用者體驗及數位化創新,推出多元金融服務,且首次報名國家品牌玉山獎,即榮獲「最佳產品類」4 項及「最佳人氣品牌類」2 項獎項;持續建構數位品牌形象,於英國世界品牌論壇(world branding forum)榮獲「年度品牌獎」,為商業銀行中唯一獲國家級獎項之臺灣品牌;賡續致力金融科技創新,截至113 年底,累計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發920 項金融科技專利(發明專利86 項、新型專利826 項及設計專利8 項),持續強化專利權應用效益,展現專利品質與價值。

在國際營運方面,以子公司臺灣銀行「加強與國際鏈結、布局全球」為主軸,持續關注臺商海外布局及產業趨勢,深耕國際營運網絡,113 年6 月設立日本福岡代表人辦事處,以就近服務當地臺商企業及業者,掌握日本半導體產業聚落商機,另為拓展中東歐市場商機,於113 年7 月獲金管會同意設立立陶宛代表人辦事處,開展歐洲及歐亞大陸海外業務發展。響應政府2030 年雙語國家政策,臺灣銀行打造友善國際金融服務,已提前於113 年9 月達成全臺164 個營業據點均為雙語分行之目標,展現臺灣銀行金融外交軟實力。

在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社會參與方面,子公司臺灣銀行全力推展安養信託、公益性質信託,獲金融研訓院頒發第12 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個人信託金融獎」優等獎,並配合政府積極打詐,加強反詐騙宣導及防詐措施,落實臨櫃關懷提問,113 年度共辦理664 場防詐騙宣導講座,榮獲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前25%績優銀行;臺銀人壽推廣微型保險及小額終老保險,連續5 年獲金管會頒發「微型保險身心障礙關懷獎」。此外,賡續踐履企業社會責任,透過多元方式關懷社會,辦理藝術祭與經濟金融論文獎徵選、體育賽事、捐血、環境保育等活動,為環境、社會、人文藝術帶來正向影響力,提升社會韌性。

茲就本集團113 年度營業結果、114 年度營業計畫概要、未來發展策略,受到外部競爭環境、法規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之影響與信用評等情形,分別概述如下:

一、113年度營業結果

(一)公司組織變化情形

截至113年底止,本公司計有臺灣銀行(股)公司、臺銀人壽保險(股)公司及臺銀綜合證券(股)公司等三家子公司。

(二)營業計畫及經營策略實施成果

臺灣金控合併稅前淨利再創歷年新高為326.90億元,達預算目標273%,合併每股稅前盈餘(EPS) 3.17元,若加回政策因素影響數,合併稅前淨利可達424.52億元創歷年新高,合併每股稅前盈餘(EPS)可達4.12元,資產報酬率(ROA)及淨值報酬率(ROE)分別為0.67%、9.17%,整體經營績效持續增長且優於預期。

核心子公司臺灣銀行稅前淨利321.83億元,達預算目標242%,若加回政策因素影響數,稅前淨利可達419.45億元,經營績效亮麗,再次締造歷年最佳績效,存款、放款、外匯、黃金及信託等核心業務表現優異。臺灣銀行持續強化雙翅膀營運策略,除鞏固企業金融業務外,積極拓展消費金融業務,並藉以掌握財富管理等業務推展商機,提升客戶貢獻度,連續6年蟬聯聯貸統籌主辦行及額度管理行雙料冠軍,消費金融放款亦冠於銀行同業,積極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小企業、都更危老等放款業務,協助企業發展與轉型升級;資產品質方面,逾放比率0.09%及備抵呆帳覆蓋率1,713.71%,維持優質穩健水準。

臺銀人壽近年加強經營轉型步伐,113年持續強化商品研發、深耕及拓展合作通路,審慎投資操作、優化資產配置,動態調整外匯避險策略,財業務表現均較往年提升,113年稅前淨利7.68億元,優於預算目標,為成立以來最佳表現。

臺銀證券稅前淨利6.14億元,達預算目標244%,近年持續開辦新業務,強化數位服務,並精進投資決策機制,以及善盡機構投資人責任與被投資公司積極互動,提升相關資訊揭露品質,於113年再度獲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為113年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之36家國內公司之一。

(三)113年度預算執行情形、財務收支及獲利能力分析

單位:新臺幣千元

​​​​​公司名稱 稅前淨利 ​預算數 ​達成率(%) ​​每股稅前盈餘(元) 資產/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 淨值報酬率(%)
​臺灣金控合併32,689,890
11,986,435272.723.170.487.06
 加計政策因素42,452,497--4.120.679.17
臺灣銀行32,182,80213,309,358241.812.95ROA:0.51
6.92

RORWA:1.29
 加計政策因素
41,945,409--3.85ROA:0.72 9.02
RORWA:1.69
臺銀人壽保險767,899-684,188-0.160.162.52
臺銀綜合證券613,976252,021243.622.053.8512.28

表列政策因素係臺銀負擔退休(伍)金優惠存款、勞退基金業務、公教保險業務及同儲會存款等政策因素影響數合計97.62億元

(四)研究發展狀況

  1. 1.臺灣金控
    研析集團營運策略與發展方針,優化集團財會管理、內部控制、風險控管、資訊系統及資安監控,以提升集團經營效能,並辦理員工多元教育訓練,精進專業職能。
  2. 2.臺灣銀行
    從事金融科技創新、研提專利申請、培育數位轉型種子人員,持續蒐集經濟金融情勢及主要產業動態資料,並編撰經濟金融及重要產業報告。
  3. 3.臺銀人壽保險
    研析國內、外金融市場變化及壽險市場趨勢,開發多元保險商品以滿足保戶需求,並兼顧主管機關政策及獲利貢獻,以提升整體經營績效。
  4. 4.臺銀綜合證券
    持續優化業務系統,升級各項資訊設備及交易系統,強化網路下單軟體及加強資安管理,提供客戶快速安全之交易環境。
​​

二、114年度營業計畫概要

  1. (一)經營方針與重要經營政策
    1.優化資源整合策略,創造多元經營綜效
    2.配合國家重點政策,協力推升產經發展
    3.持續優化資產管理,穩健體質效率經營
    4.善加運用全球網絡,深化國際金融服務
    5.運用數位金融科技,發展暖心永續金融
    6.強化集團資安聯防,推動資安防護合作
    7.培育多元金融人才,優化集團人力量能
    8.精進公司治理成效,推動減碳淨零轉型
    9.深化遵法企業文化,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10.鞏固內控三道模型,強化集團營運韌性
  2. (二)114年度預期營業目標

    單位:新臺幣千元(外匯:美金千元)​

子公司名稱 主要營運項目 營運預算目標
臺灣銀行存款業務營運量4,563,151,000
放款業務營運量3,145,894,000
外匯業務承作額320,000,000
傳統型保險營運量13,830,460
投資型保險營運量3,421,800
臺銀綜合證劵經紀業務營運量1,300,000,000
承銷業務營運量1,000,000
自營業務營運量3,200,000

 

三、未來發展策略

  1. (一)深化資源整合發揮綜效
    精進集團資源整合策略,建立集團資源共享及聯合展業機制,透過綿密通路資源及緊密客戶關係,發揮整合行銷優勢;整合運用集團資源,深化共通性作業合作,優化作業流程與資源統籌管理,創造集團經營綜效。
  2. (二)落實公平待客普惠共好
    貫徹誠信經營治理文化,優化公平待客措施;秉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提供不同族群金融商品與服務,促進社會大眾福祉,實踐普惠金融;落實識詐宣導及防詐措施,強化洗錢防制機制,協助遏止金融犯罪。
  3. (三)聚焦數位提升資安韌性
    推動數位轉型,追求金融科技創新,提供虛實整合金融服務,提升作業效率及客戶體驗;持續完備資安管理制度,強化集團資通安全事件應變能力,並參與金融資安聯防監控體系,與金融同業協力深化情資分析與交流,掌握資安威脅,提升整體金融資安防禦能力。
  4. (四)發揮內控內稽效能
    因應金融監理趨勢,發展風險導向內部稽核機制,強化內控三道模型(治理層、管理層及內部稽核)溝通,提升組織治理和風險管理效能,確保內控內稽制度健全運作;發展氣候治理策略,精進氣候變遷風險辨識,完備風險管理機制,提升集團經營韌性。
  5. (五)實踐集團淨零永續目標
    強化永續治理架構,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精進永續資訊揭露;推動集團自身營運淨零,建構內部碳定價機制,凝聚減碳共識;支持企業淨零計畫,引導產業永續及低碳轉型,發揮綠色金融影響力,踐履集團永續願景。

四、受到外部競爭環境、法規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之影響

近年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美中經貿關係緊張,國際經濟情勢瞬息萬變,隨著美國關稅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更趨嚴峻,未來全球貿易、投資、供應鏈恐面臨巨大動盪,全球經濟亦將充滿變數與挑戰,集團將密切關注國際情勢與金融市場變化,掌握供應鏈移轉動態,伺機拓展國際營運版圖,運用全球綿密網絡,提供臺商國際化營運所需的金融服務,提升經營韌性。

此外,因應國際淨零減碳趨勢,各國紛紛推出減碳相關因應政策及措施,我國經濟部亦於113年公布碳費子法及徵收時程,隨著碳費機制啟動,各產業將受到「碳有價」之轉型風險衝擊,為協助企業及早進行低碳轉型,並在永續浪潮中保持競爭性,本集團將持續配合金管會綠色及轉型金融方案,提供企業布局轉型之助力,與政府及企業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五、信用評等情形

本集團秉持穩健經營理念,長期深耕金融市場,營運績效及財務實力深獲國際信評機構肯定,集團各公司信用評等級均為國內同業最高。

公司別 評等機構 評等結果 展望 發布日期
長期短期
臺灣銀行中華信評twAAAtwA-1+穩定113年11月
標準普爾AAA-1+穩定113年11月
穆迪Aa3P-1穩定113年12月
臺銀人壽保險中華信評twAAA-穩定113年9月
標準普爾AA-穩定113年9月
​臺銀綜合證券中華信評twAAAtwA-1+穩定113年 6月

註:臺灣金控自106年起未辦理信用評等。

展望114年,面臨國際地緣政治紛擾、美國貿易政策改變及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等挑戰,臺灣金控集團將賡續秉持穩健經營理念,審慎因應全球政經情勢及產業發展趨勢,兼顧風險管理及業務拓展,同時積極回應政府永續發展行動,支持國內產業轉型發展,發揮國營金融機構價值,共同促進臺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之關鍵力量。